康复医学科

海城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于2017年晋升为辽宁省康复医学科重点专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医疗机构,学科人才队伍健全,技术实力雄厚,仪器设备先进,服务质量上乘。  

康复医学科建筑面积4000余平米,拥有病床100张,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完善的医疗学术梯队,康复队伍完全由正规“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组成。是海城地区唯一一家专业康复团队。

康复科先后荣获过鞍山市总工会授予的“工人先锋号”、海城市总工会授予的“五型班组”、海城市中医院授予的“先进科室”、“科技兴医”等奖项。


康复医学科已在海城地区率先开展了脑卒中康复、骨科康复、运动损伤康复、小儿脑瘫康复及脊髓损伤康复,并同时开展针灸疗法、中药熏蒸、中医按摩等中医传统康复治疗项目。形成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齐用并举的康复特色。


康复医学科开展的治疗项目:

运动治疗区(PT)

悬吊系统(S-E-T):S-E-T包括诊断和治疗系统,强调在不平稳状态下进行闭链运动以达到对感觉运动器官的最佳诱发效果。S-E-T可加强中央躯干、骨盆和髋部深层肌肉力量,这种在不稳定状态下进行的力量训练能够激发躯干肌肉和身体各大肌群之间的神经肌肉协调收缩能力,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悬吊训练通过强化躯干肌肉及非主导侧肢体的运动能力,加强神经和肌群之间的反馈、统合功能来提高身体在运动中的平衡、控制能力和稳定状态。一般在悬吊器械上进行训练,也常用到平衡板以及充气的橡胶垫枕等以增加支撑点的不稳定性来激发神经肌肉的协调功能。针对偏瘫、脑瘫、截瘫患者运动训练的康复治疗,肌肉劳损与骨关节疾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平衡及协调功能障碍也可以用康复悬吊系统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康复悬吊系统可以做头颈躯干稳定性训练,全身悬吊与牵引,开链和闭链运动,平衡训练与放松训练,强化体能训练,身体柔韧性训练,增强肌力、肌肉强化训练,核心肌群的训练。

四肢联动系统:是通过自主控制的肢体被动康复运动功能训练,抑制异常、原始的反射活动,改善运动模式,重建正常的运动模式,同时加强较弱肌肉力量训练,从而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有效改善全身各部位协调性和平衡控制能力,调整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促进功能恢复,充分发挥残余功能。

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神经科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连续旋转运动训练模式;骨科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定位的角度往复训练模式;心肺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完全的主动运动训练模式;反馈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能够建立训练者大脑进行有意识的控制相应的需要训练的患肢,建立协调性的训练模式。被动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能够建立训练者大脑进行有意识的控制相应的需要训练的患肢,强化训练力度的训练模式。游戏模式-智能康复训练系统的一种能够增加训练者的训练兴趣,使其在游戏中训练热情和耐力的训练模式。


作业治疗区(OT)

作业治疗区(OT):大厅内有先进的可调式沙磨板及附件、认知和几何图形插板、分指板、手指阶梯、木插板、阶梯式上螺母和螺丝、滚筒、腕部功能训练器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器械。可完成诸多康复作业治疗实训项目,如上肢肌力协调活动能力和关节活动度的作业训练;提高手眼协调性;改善手指对指功能,提高手的协调、灵活性、手的感觉功能练习;对上肢能力、运动速度进行客观的检测,判断上肢功能受限程度训练患者平衡能力,增加行走的稳定性;骨关节、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老年人的步态练习等。


言语治疗区(ST)

言语治疗:采用言语训练,或借助于交流替代设备如交流板、交流手册、手势语、冷刺激等诸多治疗方法对有言语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其目的是改善语言功能,使患者重新获得最大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构音障碍治疗:通过呼吸训练、放松训练、构音改善训练、克服鼻音化的训练等促进言语的改善;给予冰刺激治疗,以增强患者肌肉的收缩力,减少唾液分泌。

吞咽困难治疗:吞咽器官运动训练、感觉促进综合训练、摄食直接训练、电刺激等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理疗区:

电子生物反馈治疗室:是将生物反馈技术与电刺激方法相结合,通过对无任何主动运动肌肉的电刺激引起微弱的肌电信号。或将患者有意识的肌肉收缩引发的肌电信号转化为放大了的反馈电流,再刺激肌肉收缩,使瘫痪肢体运动幅度加大。这种较大幅度的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本体的、运动的、皮质感觉的输入冲动,传入并影响相应的大脑中枢,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肌肉的控制,促使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新的连接和重塑神经通路。


中低频治疗室:EN-Stim 4采用双相不对称脉冲波形治疗疼痛,该波形属于交流电,有可变的相位持续时间和脉冲频率。为预防患者的适应性及提高患者耐受性,脉冲频率可以通过调频来进行改变。波涌频率通常用于治疗慢性疼痛,每个波涌持续100ms,突变率可以单独调节。采用温和的TENS电流可以非常容易的达到运动阈值,放松痉挛的肌肉、预防或延迟组织萎缩、增强局部血液循环、肌肉训练、维持或增大关节活动度、术后立即刺激小腿肌肉以预防静脉血栓、减轻慢性、难治愈的疼痛症状,治疗损伤后或术后疼痛。

脑功能治疗室:采用优选仿生物电技术及合成脉冲组合波形,通过粘贴于两耳侧乳突处的电极贴片,无创引入小脑顶核,对人的脑部进行电刺激治疗,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激发神经自身保护机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运用交变电磁场仿照人体大脑生物电磁场的原理而研发,该治疗帽通过特制的非侵入性电磁刺激线圈输出特定规律的交变电磁场,透过颅骨达到脑内较深层组织,产生感应电流量直接作用于患者脑部病灶区的脑生物组织,增加脑血管弹性、改善病灶区血液循环、改善脑细胞的代谢环境、引导患者脑磁功能向正常化、秩序化 。适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脑损伤性疾病、脑梗死各期、脑出血恢复期、脑外伤促醒、脑外伤恢复期、脑疲劳,偏头痛、失眠、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性痴呆、抑郁症,小儿脑瘫等。


全智能蜡疗系统:现代蜡疗技术把中药与蜡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蜡热容量大,导热率低,能阻止热的传导;散热慢,气体和水分不易消失。蜡疗时,其保温时间长达1小时以上。蜡具有可塑性,能密贴于体表,还可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协同进行治疗。此外蜡中的有效成分,有促进创面的上皮再生的作用,还可加强细胞膜通透性,减轻组织水肿,产生柔和的机械压迫作用,使皮肤柔软并富有弹性,能改善皮肤营养,加速上皮的生长,有利于创面溃疡和骨折的愈合,还具有镇痛解痉通络作用。


传统康复治疗室

中医传统康复疗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以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为康复特点,采用中医传统疗法对残疾者进行康复活动的疗法。主要有针灸、雷火灸、督灸、拔罐、中药熏蒸等。

针灸:运用针刺和艾灸等对人体进行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来治疗全身疾病的。针灸能够通静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雷火灸:以经络学说为原理,现代医学为依据,采用纯中药配方。在古代雷火神灸实按灸的基础上,改变其用法与配方创新发展而成的治疗法。雷火灸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量是红外线和近红外线,通过对人体面(病灶周围)、位(病灶位)、穴形成高浓药区,在热力的作用下,渗透到组织深部来调节人体各项机能。它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调节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达到温通经络、祛风散寒、活血化淤、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治疗人体疾病。


督灸:是指在人的督脉脊柱上做隔药灸来治疗疾病的方法,这是一种新技术。督灸绿色、安全的特点,能够实现督脉、中药粉、生姜和艾灸的协调,直接到达病灶,能够充分发挥益肾通督、温肾壮阳、穿骨透肌等功效,能够增强身体免疫力。


拔罐:法古称角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产生刺激,使被拔部位的皮肤充血、淤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罐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有竹罐、陶罐、玻璃罐和抽气罐等。


中药熏蒸:具有显著,强大,持久的生理,药理效应.产生这两个效应是熏蒸的热能与对症使用的药物,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症下药,直接有效。熏蒸机采用先进的中药汽化装置,通过数字智能化控制恒温/电脑控温,使中药药液产生中药蒸汽。患者在薰蒸治疗时,能通过蒸汽热敷使全身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在蒸汽环境内,肌体内邪外出,药物离子通过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对改善微循环、松弛骨骼、镇痛及活络关节有良好效。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一种将中医药学和现代医用物理学结合在一起的疗法。中医定向药透通过药贴和治疗仪的配合下,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靶向作用于患者病灶,使患者疾病减轻至好转。


康复医学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严格遵照国家《康复医院基本标准》,以温馨的就医环境、精湛的治疗技术及人性化的服务管理,为海城市及周边地区广大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

常见病知识
返回